内容简介:
本次报告主要面向国家安全关键软件重大战略需求,针对安全关键软件需求定义不清晰、确认与验证不充分导致重大灾难问题,分享需求精准定义与确认相关的研究工作,目的是突破需求原型化技术瓶颈,实现需求可精准表示、功能需求可高效确认、非功能需求可有效验证的新型智能需求工程体系,同时分享关键软件研制的需求原型化工具RM2PT,以及如何支撑鸿蒙、汽车及载人航天等关键领域工具研制工作,提高软件整体研制效率与质量。
演讲提纲:
报告将围绕需求的 “可抽取”、“可定义”、“可生成”本文将通过三条路径来展开,主要包括:1)需求精确抽取:研究并提出了一种从结构自然语言需求中抽取信息的方法,解决需求“可抽取”难题;2)需求精准表示:研究并提出了一种自然语言需求精准表示方法,解决用户及系统需求可精确表示难题;3)需求正确生成:研究并提出了一种需求生成方法,解决需求“可生成”难题。最终构建一套自主可控的从自然语言需求到需求模型的工具。最终构建一套自主可控的需求模型转换工具完成用户需求自动精准地转换为软件系统的开发需求,实现软件系统的快速开发与迭代。
听众受益:
受益一:如何设计自动化引导方法,实现用户需求从抽象到较为完整的这一过程。完成对用户需求的精确抽取。由于用户以及产品经理知识储备差异,以及没有需求抽取标椎,使得产品经理在初步的需求抽取困难以及后续的需求精化过程慢,正确率低且效率低下,导致需求抽取的正确性效率难以得到保障。
受益二:如何解决自然语言存在模糊性与二义性,设计一种可以实现精确描述多种需求情况的自然语言模板,完成对多情况需求的精准表示。需求中特别自然语言需求,由于编写人习惯和理解,描述的方式会有差异,阅读这些需求的人也会有不同的理解,这就是自然语言的模糊性和二义性。这导致用户和开发人员需要在对需求的分析上花费大量的时间,所以如何精确定义自然语言,会是我们面对的第二个挑战。
受益三:如何设计自动化转换方法,解决需求描述角度、展现形式不同带来的信息差,实现自然语言需求从抽象到较为完整的这一过程, 完成对用户需求的精准建模。在从用户需求到系统需求转换过程中,需要考虑多种形式需求之间的转换,但不同形式需求信息存在不对等的情况,这导致转换的结果与真实的需求有较大的出入,所以如何补充确实信息并制定合理的转化规则,将是我们面对的第三个挑战。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软件学院,副教授教授。2013年澳门联合国大学软件技术研究所(UNU-IIST)客座Fellow。主要研究方向为智能软件工程,主持国家青年自然基金1项、参与科技部重点研发1项、国家重大攻关项目1项(子课题负责人)。近5年发表论文30篇余篇,申请16项发明专利(3项已授权),2项软著,研究成果支撑鸿蒙、汽车及载人航天等关键领域工具研制,提高数倍效率与质量。依托教育部101软件工程虚拟教研室,承担学院《软件工程基础》、《软件需求分析与系统设计》等核心课程建设工作。任中国计算机学会软件工程、系统软件、教育等专委执行委员,INCOSE'23国际系统工程会议程序委员会委员,国内外重要软件工程期刊会议审稿人。